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

桂体函〔2020〕99号 自治区体育局关于对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20200145号提案答复的函

2020-09-08 18:32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
【字体: 打印

致公党广西区委:

贵委提出的《关于促进我区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建议》(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20200145号提案)已收悉,感谢对广西体育旅游产业的关注与支持,并为其融合发展提出了宝贵建议。根据提案内容和有关工作要求,我局汇同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提出了会办意见。现研究答复如下:

  1. 我区体育旅游发展现状和推动发展主要做法

我区拥有丰富的山水、海洋、江河等资源和面向东盟的区位优势,一年四季适合户外运动和旅游休闲,2018年成为全国仅有的3个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省(区、市)之一(即广西、海南、贵州)。近年来,自治区体育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决策部署,将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与推动全域旅游紧密结合,以“绿色生态运动”为主题,积极扩大体育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推进体育与旅游深度融合,体育旅游产业逐步成为全区经济新增长点,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成效初显。

(一)立足政策引领,健全发展机制,持续优化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环境

我局持续深入抓好自治区政府与国家体育总局共建体育强区各项工作及广西体育“123458”工程的落实。在发展体育旅游上,自治区体育和文旅部门建立了对接合作机制,夯实组织基础、强化部门协同,合力推进体育旅游健康快速发展。一是科学制定发展体育旅游的纲领文件,加快建立多部门联动合作机制。201912月,联合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提出我区体育旅游总体发展目标和到2022年的发展目标以及工作任务、保障措施等,通过附件《广西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细化实施步骤,着力建立广西特色鲜明、布局合理、产品丰富、服务优质的体育旅游产业体系。与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农业农村厅、林业局共同签订《共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提出共同加大政策支持与创新、共建体育旅游示范项目、共建体育旅游基础设施、共办重大体育旅游赛事节会及活动等九大合作内容,将推进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建设作为三部门的长期任务共同推进。与国家体育总局水上中心签署共同发展广西潜水产业、共建中国—东盟“一带一路”潜水旅游目的地的协议。二是以工作要点明确年度重点任务,有序推进、确保成效。20204月,与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印发了《2020年体育旅游工作要点》,明确共同统筹推进“三企入桂”招商引资活动,共同实施大健康体育旅游示范工程创建行动,启动体育旅游示范市及县(区)建设,选取1-2个市及县作为试点;加强体育旅游宣传推广活动,争取与国家体彩中心联合发行广西大健康体育旅游彩票,开发广西体育旅游消费包等工作任务。6,联合文化和旅游厅在全区开展广西体育旅游示范市、县(市、区)创建试点申报工作,通过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示范带动,为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提供基础支撑;加强体旅产业市场融合,向国家体育总局体彩管理中心申请发行“广西大健康体育旅游”即开型体育彩票中一款主题为“秀甲天下 壮美广西”彩票;7联合文化和旅游厅赴昆明开展“民企入桂”(云南)招商推介活动,推介贺州姑婆山体育文化旅游项目、广西古象运动休闲小镇等1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222.8亿元、计划招商95.2亿元,力争引进一批知名的“体育+”“旅游+”企业入桂投资。

(二)强化多元投入,培育壮大体育旅游市场主体加强体育旅游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加快落地重大项目,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体育旅游产业。围绕自治区“三企入桂”工作要求,开展体育产业大招商、招大商,加快推进中国—东盟博盟体育科技产业城、广西体育综合体、广西电子竞技产业园、广西智力运动园等8个重大体育产业项目落地,计划总投资261亿元。7月,推动自治区人民政府与中国保利集团公司在2020年“央企入桂”视频会议上以云签约的方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保利集团计划“十四五”期间在广西投资1450亿元,合作内容涵盖体育健康、城市开发、丝绸、林业、医疗康养、文化艺术产业等多个领域。二是狠抓招商引资,培育壮大体育旅游市场主体。今年以来,我局赴浙江、上海等地开展大健康运动产业招商引资,调研了浙江省绍兴市柯桥酷玩小镇、建德航空小镇,并与浙江省体育局、绍兴市柯桥区政府等单位就体育小镇规划建设和相关产业项目供地模式开展座谈交流。调研走访了杭州华鹰游艇有限公司,诚邀该公司赴广西考察调研,落地生产线。赴上海市与克利伯中国、上海力盛赛车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红双喜股份有限公司、普华永道、宁动资本、复星集团等企业座谈交流,对接产业、资本等资源,全力推动引进一批体育高端制造、体育金融、体育赛事、运动康复等“体育+”企业落地广西。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水平。加快实施健康广西体育惠民工程,持续推动全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2016—2019年向国家、自治区多方争取和筹措体育设施建设经费超过8.5亿元。截至2019年底,全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1平方米,比2015年(1.21平方米)增长49.59%,提前一年完成国家和自治区“十三五”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8平方米的目标任务,切实缓解“群众去哪儿健身”的难题。联合自治区自然资源、住建部门在全国率先开展自治区、市、县三级体育设施用地规划编制,充分衔接自治区、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完善城乡体育设施空间布局,解决体育项目落地难的问题。我局印发出台《共建体育强区设施规划建设指引(试行)》,组织建立全区公共体育基础设施项目库,形成谋划储备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建成达效一批的项目建设梯次滚动、接续发展格局。指导和推动各地加快重大体育设施项目的立项及批复、项目选址、建设用地批准等前期工作,积极申报中央和自治区层面的相关项目建设资金,加强全区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2020年上半年已筹措3.8亿元,支持城乡建设525个(套)健身场地和体育设施。

(三)聚焦品牌树立,着力创新体育旅游特色发展模式丰富产业发展多元业态

坚持以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为目标,以发展“绿色生态运动”体育旅游为主题,加大体育旅游融合品牌创建,提升体育旅游产品品质,打造广西特色的体育旅游产业体系。一是创新举办中国—东盟体育旅游活力月,做亮做响广西体育旅游的金字招牌20191212-15日,由自治区人民政府、人民日报社、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指导,自治区体育局、文化和旅游厅等部门共同主办的首届体育强国建设论坛暨中国—东盟体育旅游活力月活动在桂林市成功举办。活动具有三大亮点:专业水平高,有著名学者、权威专家、国外嘉宾、体育明星、业内知名企业家等260多名嘉宾参加活动;经济和产业价值凸显,共促成9个体育产业项目签约,投资金额超过509亿元,是广西体育历史上招商引资签约额最大的一次活动。广西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推介会共推介项目35个,搭建了体育旅游产业项目与资本对接的平台。李宁全球新品发布暨全国订货大会共有约1万多名全国订货商到场参加活动,4天成交量超过30亿元,直接为桂林带来了9千多万元的食宿、交通、旅游等收入;宣传影响力大,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对活动进行了报道,人民网进行了3小时34分钟的直播,共有1300多万点击量;中国—东盟体育旅游博览会突出民众的互动性、娱乐性和参与性,设置了智慧运动主题馆、航空运动体验馆等6大主题区,人机羽毛球大战、人机围棋大战和50多项大型赛事等吸引了近20万市民和游客参与。二是体育赛事兴旺工程成效明显,充分发挥大赛经济功能及对旅游、购物、交通、食宿等行业的拉动作用。2016年以来全区举办年度重大体育赛事数量开创历史,每年自治区级以上大赛超过250其中国际级、国家级均达50项以上,广西打造面向世界特别是东盟的重要区域赛事中心的地位和作用明显凸显。已连续成功举办三届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三届“中国杯”国际足球锦标赛、三届世界沙滩排球巡回赛、三届国际漂流赛事以及2019年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帆船赛等,产生了巨大的国际影响力和经济价值。2019年“环广西”首次实现6站全程直播,中央电视台、广西卫视及国内22家网络平台同步直播,美国、法国等国外电视台首次全程直播,覆盖全球193个国家和地区、超10亿人群;抖音平台“环广西”赛事短视频点赞量超10亿人次;赛事共获得超10亿元的赛事综合效益,其中创造超7亿元的经济效益、超3亿元的社会效益。2019年“苏迪曼杯”共有31个国家和地区参赛队,8天进行589场比赛,近4万名观众现场观赛,比赛期间南宁市共接待游客370.61万人次,旅游总消费48.67亿元,其中过夜游客160.26万人次,一日游游客210.36万人次。首创“奔跑吧·广西”生态马拉松系列赛,已连续举办两年,带动全区马拉松赛从2015年仅有1场迅速跃升到2019年的30场,成为全国举办马拉松赛最多的省(区)之一。充分发挥面向东盟的区位优势,连续成功举办了十二届中国—东盟国际汽车拉力赛,创新举办中国—东盟国际马拉松、中国—东盟国际城市足球邀请赛等一批“中国—东盟”系列的重大体育赛事活动。三是体育旅游精品示范工程亮点纷呈着力打造可复制、可支撑、可引领的示范项目和具有广西特色的发展模式。2016年以来,培育打造了一批“国字号”“桂字号”体育产业及体育旅游示范品牌,全区共获评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示范单位、示范项目)5个、国家汽车自驾运动营地9个、国家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4个、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创建单位和精品赛事各1个;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36个。培育打造广西体育旅游示范基地14个、精品线路8条、精品赛事39个;广西体育综合体(四、五星级)26个、广西山地户外运动营地(四、五星级)7个、广西航空体育飞行基地12个,为发展体育旅游产业提供了新支撑、新载体。四是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独具风情,“壮族三月三·民族体育炫”成为享誉全国的民族体育节庆活动特色品牌深度挖掘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优秀资源,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打造了“壮族三月三·民族体育炫”、舞龙舞狮、竞龙舟等一批民族传统体育赛事和节庆活动品牌。推进广西民族传统体育十大示范基地、十大示范县(市、区)、十大特色之乡等示范建设,形成具有广西特色的民族体育旅游发展模式。连续5年成功举办“壮族三月三·民族体育炫”系列活动,将民族体育赛事活动与旅游、文化、商贸、民俗等融合,打造民族体育活动盛会和体育旅游嘉年华。2019年“壮族三月三·民族体育炫”共举办体育赛事活动6390多场(次),参与群众和游客140多万人次。2020326日—426日,在全国首创举办“壮族三月三·民族体育炫”线上运动会系列活动,参赛、浏览和观看的总参与人数超1.19亿人次。本次线上活动共发出园博园等景区门票超过300张,体育彩票大礼包超过1000份等,促进了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及提振市场消费。

(四)创新载体平台,助力体育旅游产业提速提质发展,不断激发产业发展活力

一是搭建金融服务平台,优化融资和营商环境。201912月举办的首届中国—东盟体育旅游活力月上,局与广西金融投资集团、建设银行广西分行、农业银行广西分行等8家金融机构分别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推动金融机构为我区体育企业提供优质综合金融服务。联合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等单位举办2019年广西文化旅游暨大健康旅游产业投融资银企对接会,自治区体育局、文化和旅游厅、林业局、农业发展银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分行签订共同签订《政策性金融支持推进文化旅游和大健康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自治区体育局、文化和旅游厅、林业局、广西金融投资集团共同签订《推进广西文化旅游和大健康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拓宽投融资渠道,助力我区体育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2020年,举办体育产业发展政银企融资对接工作会,组织工商银行与30多家体育企业对接,推出普惠金融业务产品及针对性金融服务体育企业方案等,加强对企业的融资服务和信贷支持。上半年,已为体育企业等办理授信贷款305.5万元。二是创新“体育+”多产业融合,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将南宁市马山县打造为“体育+文旅+扶贫+县域发展”的试点县,近年来已成功举办三届中国-东盟山地户外体育旅游大会、三届“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马山赛段)、承办“营动中国”全国青少年户外营地大会、第五届全国少年攀岩锦标赛等重大赛事活动,打造了“中国山马最美赛道”和“赛事+节庆”发展模式,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体育+”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新路径。中国首个攀岩特色体育小镇落户马山,规划总面积19.33平方公里,计划投资30亿元,入选全国第一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截至2019年底,攀岩特色小镇完成开发22面岩壁553条攀岩线路,6条登山栈道、9个攀岩平台,建成了露营大草坪、营地主舞台、旅游厕所、汽车营地、民宿、餐厅等系列配套设施,被中国登山协会评为“全国攀岩目的地”。2019年,马山县共接待游客603.8万人次,同比增长20.1%,旅游总消费44.4亿元,同比增长30.45%,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9.1%。人民日报体育版和海外版分别长篇报道马山“体育+”带来的新变化,特别是《去马山,跑山马》《“体育+”让大山活了》两篇文章,深度报道了马山县用体育的力量助力脱贫攻坚的中国脱贫传奇。此外,桂林市资源县以举办漂流世界杯、国际漂流精英挑战赛暨体育文化周等重大赛事活动为契机,以“体育+产业”“体育+旅游”“体育+文化”等发展模式助推精准扶贫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被国际漂流联合会授予“世界最美漂流基地”称号。三是强化人才培养,促进体育旅游人才队伍建设20199月,我局在福建省厦门市举办广西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培训班,组织全区各设区市体育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和产业工作业务骨干,相关体育企业与产业项目负责人等60余人参训。培训班邀请了福信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吴迪,国际体育仲裁院仲裁员、国家体育总局奥运备战办法律顾问安寿志,厦门市体育局产业处副处长张放宏等相关专家、领导授课,学习调研大唐中心综合体、泉州舒华工业园等产业项目通过专家授课和现场教学解放思想拓展视野,不断提升体育产业管理干部及从业人员素质能力,着力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1. 推进广西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下一步工作计划和思路
  1. 抓谋划强实施,以强化顶层设计和实施“六大行动”、打造“十个一批”为抓手,校准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方向标”

一是打好政策组合拳科学统筹高位推进。贯彻落实《自治区体育局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桂体规〔20191号)等文件,创新实施体育旅游示范市(县)创建、绿色生态运动品牌培育、体育旅游服务提升、体育旅游市场主体发展、体育旅游宣传营销推广、体育旅游人才培养的“六项行动”,力争到2022年,全区体育旅游收入超过100亿元。在全区培育建设30个以上体育综合体、30项以上体育旅游赛事、20个以上体育旅游示范基地、20个以上山地户外运动营地、30个以上汽车自驾运动营地、15个以上航空飞行营地、5个以上水上运动基地、5个以上体育旅游特色小镇、20条以上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和4项以上体育旅游精品节会。大力发展户外体育旅游、民俗体育旅游、东盟体育旅游、健康体育旅游、竞技体育旅游的五大“体育+旅游”产业,努力实现体育旅游产品特色化、市场多元化、服务规范化、要素配套化、企业规范化、设施现代化的“六化”目标,促进体育和旅游的共建、共兴、共荣、共赢。

二是注重融合创新,完善体育旅游产业体系。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体育强区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政办发〔202036号)等文件,加快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深化体育与旅游、康养、文化、农业、林业、商住、会展等行业融合发展。重点打造体育旅游“十个一批”即一批体育旅游节庆活动、一批体育旅游精品赛事、一批体育旅游示范基地、一批体育旅游精品线路、一批体育旅游绿道、一批体育旅游综合体、一批体育旅游精品景区、一批体育旅游公园、一批户外运动营地、一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结合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建设和全域旅游发展等,大力发展健身休闲产业,建设运动休闲特色区和项目。在各类景区增设体育基础设施和健身休闲项目。

  1. 补短板优功能,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落地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着力点,打好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攻坚战”

一是实施体育旅游设施建设提质增量行动。联合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推进编制《广西体育旅游地图》和《广西体育旅游设施分布图》。做好“点、线、面”结合的体旅联动文章,充分挖掘水、陆、空资源,鼓励和引导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乡村旅游区特色旅游名镇名村、森林公园、休闲公园等根据自身特点,重点建设一批山地户外营地、自驾车房车营地、徒步骑行服务站、航空飞行营地、运动船艇码头等健身休闲设施、体育旅游设施。联合广西旅游发展集团推进在我区建设“十市百县”奥林匹克公园开发建设。联合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等部门继续推进自治区、市、县三级体育设施用地规划编制,充分衔接国土空间规划,重点抓好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体育综合体等12大类体育设施规划建设,科学合理布局各级各类体育设施。组织和指导各地积极申报中央和自治区层面的有关体育设施项目建设资金,不断加强全区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利用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旅游集散中心、旅游驿站等设施体系,在现有设施基础上增加、完善当地体育运动休闲所需服务内容,为游客提供信息咨询、线路设计、交通集散、赛事订票、设施租赁维修、运动补给等体育旅游便捷服务,优化体育旅游服务设施布局和功能服务。依托广西旅游大数据中心、广西全域旅游直通车等平台构建广西智慧体育旅游信息化系统,推进开发移动终端服务信息交互功能,探索建设以手机导览查询、手机预定和支付、自助式导游等为重点的智慧体育旅游服务体系,如探索开发广西体育旅游服务APP或者微信公众号等,努力实现体育旅游服务智能化、现代化。

二是实施体育旅游产业项目投资扩能行动。按照自治区“三企入桂”有关工作部署和要求,通过委托招商、以商招商、专业招商、金融招商等多种方式,将“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紧盯目标企业、主动出击对接,开展大健康运动、体育旅游项目招商引资推介活动。今年计划在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福建等发达地区举办多场招商引资活动,吸引一批成长潜力高、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体育产业和“体育+”企业入桂投资,推动一批优质体育产业、体育旅游项目落户广西。对全区大健康体育旅游项目进行摸底,做好招商引资项目策划和包装,建立全区大健康体育旅游招商引资项目库。按自治区大健康产业指挥部的部署,针对引进的重大项目,安排联系领导和工作专班,倒排工作时间表,强化协调督查和配套政策、要素支持,力争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达效。积极培育、打造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的体育旅游企业与知名品牌,吸引国内外著名体育产业公司总部、区域总部、运营中心、营销中心和研发中心落户广西,引导骨干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落实2020年“央企入桂”视频会议和签约活动成果,抓好自治区人民政府和中国保利集团有限公司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有关体育产业项目的跟踪对接,重点推动总投资超过150亿元的广西射击射箭中心和中国·东盟运动健康体育产业城落地建设,助力广西体育旅游产业发展。

  1. 优布局促聚集,以科学规划发展布局优化服务体系和丰富产品供给关键,激活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动力源”

一是根据我区“一轴三沿、六区协同”的十三五体育产业规划发展布局,规划布局构建沿着西江、串联边境、连接滇黔、对接粤港澳的“四大体育旅游发展带”。西江滨水体育旅游发展带落实珠江—西江经济带国家发展战略,沿西江流域,培育一批水上运动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打造连接“梧州—玉林—贵港—南宁—百色”的西江生态体育旅游发展带。边关风情体育旅游发展带依托中越边境的地缘优势和旅游资源,结合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防城港边境旅游试验区等建设,发展边境体育旅游,打造边关特色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推动边境体育旅游发展。滇黔桂民族体育旅游发展带依托滇黔桂灿烂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大力拓展滇黔桂民族体育旅游合作,共同推进滇黔桂少数民族体育旅游合作区建设,培育一批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打造民族体育旅游品牌。粤桂湘生态体育旅游发展带加强粤桂合作和湘桂合作,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结合优良的自驾游、周末短途游客群基础,沿贵广、南广等高铁和粤桂湘省际高速公路网,培育省际短途体育旅游精品路线,构建省际体育旅游发展带

二是立足各地自然资源和特色禀赋,发挥沿边沿海沿江的资源优势,规划布局构建特色鲜明、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的“五大体育旅游发展区”。东盟体育旅游区以南宁市、崇左市为载体,发展东盟特色体育旅游。推动开发泰拳、藤球、马来武术、陀螺、风筝等东盟特色体育项目,与足球、篮球、乒乓球等具有一定大众基础的体育项目结合,加强与东盟国家的体育旅游产业交流合作。滨海体育旅游区以防城港市、钦州市及北海市为载体,以北部湾国际旅游度假区为依托,发展滨海时尚体育旅游。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发展帆船、帆板冲浪、潜水、滑水、海上摩托艇、海上皮划艇等海上时尚运动;利用海洋岸线资源,发展沙滩排球、沙滩足球等大众体育运动及海上运动培训基地等体育旅游项目;利用高空资源,发展水上跳伞、海上滑翔伞等高空旅游项目,形成海、陆、空三位一体的滨海时尚体育旅游,培育一系列北部湾海丝路体育旅游赛事品牌。山水体育旅游区以桂林市、柳州市为载体,发展山水户外运动。充分利用和发挥山水、气候和生态资源,培育户外体育旅游休闲产业。利用山地资源,发展登山、攀岩、山地马拉松等项目;利用江河资源,发展溯溪、洞潜、漂流、龙舟等项目;利用低空资源,发展动力伞、滑翔伞、轻型飞机、热气球等项目;利用生态资源,发展户外徒步、越野、铁人多项、山地救援等项目。民族体育旅游区以百色市、河池市、来宾市为载体,以“民族体育旅游”为主题,打造壮族三月三、花炮节、舞龙舞狮、竞龙舟等民族传统体育赛事和节庆活动品牌。康养体育旅游区以贵港市、梧州市、贺州市及玉林市为载体,在康养度假基础之上融合体育旅游,利用温泉资源发展温泉度假体育旅游,利用田园资源发展有机养生体育旅游,利用森林资源发展森林度假体育旅游。结合康体、体质测定和运动康复等机构的建设需求及健身咨询和调理等服务需求,建设一批运动康复度假基地、体育休闲康养小镇,培育养生徒步赛事品牌。

  1. 创精品强示范,以加快培育体育旅游新业态,打造体育旅游民族和区域特色,实施精品示范工程为支撑,擦亮体育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新名片”

一是培育“体育+旅游”新业态,着力打造高品质、叫得响的体育旅游节会活动的特色品牌。以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为目标,深度挖掘广西“老、少、边、山、海、寿”的旅游资源,突出重点,打造精品,探索举办能够在国内外产生轰动效应的大型体育旅游赛事节会活动,如举办体育旅游活动月、博览会、体育旅游论坛、体育赛会等,支持和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根据自身资源条件举办地方特色体育旅游节庆活动,打造体育旅游赛会盛典和体育旅游嘉年华。2020年,按照自治区开展“三企入桂”工作的总体部署以及推动大健康和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关要求,我局计划举办2020年“三企入桂”百家大健康运动企业广西行暨第二届中国—东盟体育旅游活力月,主会场拟设在钦州、北海、防城港三市其中之一。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抓好抓实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前提下,安全有序、扎实稳妥地办好“活力月”系列活动。以“三企入桂·活力广西 ”为主题,“活力月”主要内容拟包括开展5大专题招商活动,举办活力月开幕式、中国—东盟体育旅游博览会、“百企广西行”广西大健康运动产业对接考察、海洋运动产业发展高峰大会、大健康运动产业智库圆桌会5大活动,举办系列配套赛事共计三大活动板块,并以此为契机,推动中国—东盟体育产业园落地建设。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指导方针,相关招商推介活动自6月份已经启动,拟将覆盖长三角、福建、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市,持续到12月,努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链条长、带动效应强的国内外知名体育制造、运动生物制药、体育金融、体育旅游等大健康运动、“体育+”企业投资广西体育产业、体育旅游产业。以“活力月”为重要载体和平台,充分激活“体育+旅游”的强大正能量,推动广西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打造体育旅游嘉年华,助力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通过35年时间的精心培育,努力将活力月打造成全国知名的广西体育旅游节会活动金字招牌,助力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科学有序发展“赛事+旅游”,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生态体育旅游、参赛观赛体育旅游。依托广西独特的“山、林、河、海”资源及四季宜人的气候条件,发展健身休闲运动、山地户外运动、海河水上运动、汽车摩托车运动、航空体育运动、时尚运动、民族体育运动的“七大”绿色生态运动产业并举办相关赛事,科学有序发展体育赛事旅游,促进体育旅游消费及产业发展。严格贯彻落实《体育总局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有序恢复体育赛事活动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在做好疫情依法防控、科学防控、联防联控的前提下,坚持防控为先、属地管理、科学施策等原则,探索赛事活动举办新方式,融入现代科技和信息化手段,将传统赛事活动模式与线上赛事活动有机结合,通过网络、视频等多种方式,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体育赛事和活动,打造网络赛事活动等新业态20208—11月,围绕“运动助健康,体育促发展”主题,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和属地管理原则,采取自治区、市、县(市、区)三级联动方式,举办第十二届广西体育节,主要内容有开幕式和全民健身日活动、重大体育赛事活动、百万体育健身消费券惠民活动、闭幕式四部分。重大体育赛事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包括2020年广西运动健康消费大行动、“奔跑吧·广西”线上生态马拉松系列赛、“世巡赛·环广西”线上骑行挑战赛等14项线上体育赛事活动以及广西大众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公开赛等8项线下体育赛事活动,促进全民健身、拉动体育消费,打造“体育+”互联网、旅游、文化、康养、商务、扶贫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全力推进第三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的筹备工作着力开发赛事经济,激发“赛事+”产业效应,助推体育旅游发展。

三是立足地方资源禀赋,打好“民族牌”“融合牌”,树立“桂风壮韵”的体育旅游新形象和特色品牌。贯彻落实《自治区体育局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桂体规〔20191号),鼓励和推动各市每年举办1次以上自治区级及以上的绿色生态运动主题赛事;各县(市、区)每年举办1次以上市级及以上的绿色生态运动主题赛事,形成体育赛事“一市一品”“一地一品”的发展格局,打造“体育旅游消费链”,繁荣体育旅游消费市场。深度挖掘壮、侗、瑶、苗、仫佬、毛南、京族等我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民俗体育体验、民俗体育表演、民俗体育节庆等多元民俗体育旅游项目。打造“壮族三月三·民族体育炫”、花炮、珍珠球、舞龙舞狮、竞龙舟等一批“八桂民族风”的民族传统体育赛事和节庆活动品牌,定期办好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形成广西特色的民俗体育旅游品牌。继续推进广西民族体育传承馆、民族体育特色之乡、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县(市、区)、民族传统体育保护传承示范基地、民族传统体育表演项目基地、民族传统体育品牌赛事项目等示范化、品牌化建设,努力构建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赛事、节庆表演活动等为核心,与旅游、文化、商贸、会展等多业态融合的产业发展格局,打造民族风情特色体育旅游,不断壮大产业规模。

强化以点带面、示范带动,深入实施体育旅游精品示范工程,培育体育旅游产业集聚区。实施“区域联动、部门联合、企业联手”战略,积极引导旅游景区拓展体育旅游项目、联合旅游部门设计开发体育旅游产品和路线,打造一批自治区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精品赛事、精品路线。引导旅游企业推广体育线路旅游,鼓励各类旅行社结合区内各类赛事节庆活动和旅游目的地设计开发户外运动、体育旅游特色产品和精品线路,发展壮大体育旅游产业。实施体育旅游精品示范工程,继续组织评比命名一批自治区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精品线路、精品赛事等示范项目。2020年,力争打造自治区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5家、体育旅游精品线路2条、星级山地户外运动营地6家。按国家体育总局工作部署,积极组织各地申报参评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体育文化优秀项目,参加“2020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展示广西“体育+”重要成果和精品项目,打造一批“国字号”体育与旅游、文化融合的精品项目。联合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推动实施体育旅游示范市(县、区)创建行动,2020年度力争选取至少2个市(县、区)作为试点,为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提供基础支撑。目前,已有南宁市、柳州市、南宁市青秀区、桂林市阳朔县等申报创建体育旅游示范市(县、区)试点。我局将立足各地资源条件等,加快制定试点标准、明确工作目标任务,组织专家综合评审等,确保试点出成效、出亮点、出经验。

)聚合力广联动,以优化政策支持、健全工作机制、强化人才支撑为根本,走好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一盘棋”

一是多元投入,强化发展体育旅游的政策引导和要素保障。加强政策宣贯和落实,指导各地用足用好国家和广西支持旅游产业、体育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在基础设施建设、税费优惠、规划布局与用地、金融信贷、招商引资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和保障。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体育强区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政办发〔202036号),在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上,支持各地培育打造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体育产业和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山地户外运动营地、航空体育飞行基地、体育旅游精品赛事和精品线路,符合条件的通过自治区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等形式给予扶持。在保障措施上,依法落实支持体育发展的相关税费优惠政策。制定实施自治区、市、县三级体育设施建设用地专项规划,将体育用地纳入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统筹保障重要公益性体育设施和体育产业设施、项目必要用地。

二是健全机制,加强对促进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组织领导。建立自治区体育局、文化和旅游厅联合牵头的联席工作机制或领导小组机制,共同研究制定发展体育旅游的年度工作重点,研究创建体育旅游示范区的重要部署、重大活动和重点工作措施,定期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促进体育旅游在“理念、机制、政策、规划、组织、设施、队伍、活动”八方面深度融合。指导和推动各地体育、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强化对发展体育旅游的统筹协调、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等相关职能,将发展体育旅游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三是注重培养,夯实发展体育旅游的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撑。我局计划将联合相关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设立广西体育产业(体育旅游)研究中心,推动组建跨学科、专业化的体育产业、体育旅游专家人才库。加强体育产业、体育旅游发展战略和基础理论研究等,发挥专家智库的智囊团、参谋部作用,为体育旅游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鼓励区内高校在旅游管理专业、休闲体育专业中增设体育旅游方向或增加体育旅游课程,鼓励有关高校组织编写体育旅游系列教材;加快培养体育旅游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服务技能人才。鼓励发展户外运动培训专业机构,鼓励体育旅游企业(基地)与体育、旅游类院校合作建立体育旅游实习实训基地,促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加快推动将体育旅游内容纳入我区导游培训体系,加强体育旅游从业人员业务培训。根据工作计划安排,每年拟举办全区体育产业(体育旅游产业)培训班,组织各地体育部门领导及业务负责人、体育企业经营者等参训,提升素质水平和业务能力,拓宽工作思路和视野眼界,合力推动体育产业、体育旅游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衷心感谢贵委对体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关心广西体育工作,给予我们更多指导、支持和帮助。

此复。

                                                         202092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