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解读

《广西户外运动发展规划(2019—2025年)》政策解读

2018-12-29 12:06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网站
【字体: 打印

为深入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桂政发〔2015〕34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桂政发〔2016〕56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实施意见》(桂政办发〔2018〕5 号)等文件要求,深入推进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户外运动和健身休闲产业,进一步丰富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升体育消费能级、推动体育产业转型升级,扎实推进健康广西和体育强区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样化体育消费需求,2018年12月29日,自治区体育局印发了《广西户外运动发展规划(2019—2025年)》(桂体规〔2018〕13号)(以下简称“户外运动发展规划”)。为落实好《户外运动发展规划》,特作如下解读:

一、《户外运动发展规划》出台的背景和依据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体育工作。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国家“一带一路”“全民健身”“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的背景下,我区的户外运动发展迎来了新机遇。国家先后颁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山地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水上运动产业发展规划》、《航空运动产业发展规划》、《汽车自驾运动营地发展规划》、《马拉松运动产业发展规划》、《自行车运动产业发展规划》等文件,我区也随之出台了《“健康广西2030”规划》、《广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为我区户外运动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征集意见采纳情况

2017年1月-3月,自治区体育局成立《户外运动发展规划》课题组,开展专题研究和实地调研,启动文件的起草工作2017年7月─2018年7月,课题组采用编制与调研修订相结合的方式,先后完成了对贵州安龙、南宁、桂林、柳州、贺州、百色、北海、台湾台中等县、市的调研。期间,以参加“2016年桂台体育产业合作发展论坛”、“2017年广西体育产业与资本市场投资峰会”、“2017年全国运动项目发展高级研修班”以及“2018年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工作会议”等形式,与区内和区外的体育行政部门领导,各级体育企业家等共同学习交流广西户外运动产业发展和项目开发的现状与特征。并通过实地调研座谈、书面了解情况等形式,完成了对十四个地市开展户外运动项目现状的专题调研。

2018年10月10日,自治区体育局就《广西户外运动发展专项规划》征求局机关各处室及直属单位、14个设区市体育局、广西全民健身工作厅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广西体育产业协会意见(征求意见函截止时间10月15日,并注明“逾期不反馈、视为无意见”)。共收到49份书面意见复函、13条修改意见(分别为自治区发改委、自治区财政厅、自治区国土厅、自治区税务局、梧州市、北海市、河池市等单位所提意见),局机关各处室及直属单位均无意见。2018年10月21日,将修改后的“户外运动发展专项规划”提交广西涌流律师事务所进行法律审查,无修改意见。

综上所述,共收集意见和建议13条,对征求到的意见进行了综合评定,共采纳了8条、不采纳5条。在反复修改完善后形成了《户外运动发展规划》送审稿,后经评审专家组评审,报自治区体育局局党组会议审议通过后印发。

三、《户外运动发展规划》的主体内容

《户外运动发展规划》明确了我区户外运动的发展基础,机遇与挑战,总体思路,空间布局,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六大部分内容。

(一)发展基础部分阐述了我区户外运动发展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发展现状主要围绕发展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运动项目的开展、投资环境、产业格局、赛事举办、协会建设等作为我区户外运动发展的主要依据,在此基础上总结和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

广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得以发展多种运动项目相结合的户外运动路线,沿海沿边沿江地区已经形成了一些户外运动项目集群。2018年我区有14个户外运动项目入选全国优选体育产业项目;举办了多种户外赛事;成立多个自治区、市、县级户外运动单项协会。

但广西目前仍处于户外运动发展初级阶段,依然存在着管理机制体制不健全、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缓慢、市场主体规模弱小、项目推广力度弱、专业人才队伍缺乏等问题。

(二)机遇与挑战部分主要根据国家体育发展战略与布局,结合我区实际,比较分析户外运动发展的主要优势以及竞争环境。

优势在于:1.国家重视体育运动的发展。我区依据国家颁布的《山地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水上运动产业发展规划》等文件制定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为我区户外运动发展指明了方向。2.社会大众对户外运动的参与需求旺盛。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有了要求,户外运动可以满足人们强健体魄、放松娱乐的需求,多样化的户外运动产品正逐步向各层次的消费人群拓展。3.广西发展户外运动的资源优势明显。广西呈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其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石山、水面等特征十分适合开展山地类、水域类、高空类、陆地类、洞穴类等户外运动项目。

挑战在于与广西自然资源相似的海南、云南、贵州等邻省目前都在整合资源,大力发展户外运动项目,在市场上与广西形成了一定竞争关系。

(三)总体思路部分主要在明确了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户外运动发展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满足人民群众体育消费需求,提升国民体质,加大户外运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壮大各类市场主体,为户外运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健康的环境。

《户外运动发展规划》的基本原则是:1.改革创新,融合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一方面要对政策、产品、服务、管理、科技等进行创新,一方面要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相关产业互相融合发展,双管齐下将价值发挥到最大。

2.因地制宜,特色发展。着眼于我区的发展现状,充分利用我区的自然资源优势,发展有区域特色的户外运动产业。

3. 市场主导,多元发展。以市场为主导,培育多元市场主体,生产多元产品,满足多元消费需求。

4.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户外运动产业离不开自然,处理好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5. 以人为本,共享发展。以人民需求为产品提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目的是让社会大众享受到体育改革创新的成果。

在此两项原则的基础上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特色鲜明、开放融合的户外运动产业体系。全区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达到300亿元以上,约占健身休闲产业总规模的1/3”等总体目标。

(四)空间布局部分主要根据我区区位优势、运动项目发展以及赛事举办等实情,构建 “4核3圈8线”的广西户外运动空间布局。

4核:建设南宁、桂林、北海、百色四个户外运动出发核心地。即以首府南宁作为户外赛事核心集聚出发核心地,桂林作为河湖生态户外运动出发核心地;北海作为海上运动集群出发核心地;百色作为边境山地洞穴穿越出发核心地。

3圈:即围绕广西自然山水生态资源总体概况,重点建设海圈山地圈江河圈三大户外运动圈。

8线:

户外运动自驾路线:南宁—贵港—玉林;

江河运动体验路线:来宾—柳州—梧州—桂林;

攀岩登高运动路线:桂林周边沿线区域;

红色地心之旅穿越路线:百色—河池—崇左;

海域体育旅游体验路线:北海—钦州—防城港;

航空休闲运动路线:桂林—贺州—梧州;

边关风情步旅路线:百色—崇左—防城港;

少数民族风情探秘路线:贺州—桂林—柳州—河池。

(五)重点任务部分是《户外运动发展规划》的核心内容,主要依据我区户外运动空间布局和发展目标,结合我区户外发展的特点,制定了加快场地设施建设、丰富赛事活动供给、布局户外运动空间、培育多元市场主体、健全安全救援体系、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和全面提升产业能级七大重点任务,并配套建立了运动场地设施建设、户外运动赛事体系、运动主题节会、运动市场主体(含骨干企业、品牌企业、运营企业和协会建设)、安全救援系统、融合服务体系、消费引导系统以及互联网+户外运动服务模式等8个专栏。

1.加快场地设施建设。该部分主要内容有:建设“点、线、面”立体、多元基础设施体系,科学规划户外运动场地设施建设,引导社会力量建设户外运动场地设施。与交通、环保、旅游、教育等相关部门合作,优化空间配置,使土地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以科学和绿色为理念,与社会力量一起丰富户外运动场地设施的类型。

2.丰富赛事活动供给。因地制宜,根据广西区位优势、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打造本土的、大众可参与的户外运动赛事活动品牌。以山地户外和江海流域为重点,形成“一项一品”、“一地一品”的广西特色户外运动赛事格局。

3.布局户外运动空间。根据广西各市区自然环境特点,结合户外运动项目的特征和户外运动赛事的开展情况,构建户外运动自驾路线、江河运动体验路线、攀岩登高运动路线、红色地心之旅穿越路线、海域体育旅游体验路线、航空休闲运动路线、边关风情步旅路线、少数民族风情探秘路线的八条主题运动路线。

4.培育多元市场主体。支持和鼓励各类体育市场主体通过各种方式对户外运动产业进行投资。一方面引进大型集团进入户外运动产业,扶持壮大一批有自主品牌和竞争实力的户外运动企业,一方面通过政策支持中小微企业户外运动企业的发展。加快各级非营利性的户外运动协会、联合会的建设,使户外运动的管理更为规范化、专业化。

5.建立安全救援体系。通过建立警示标识、导视标识等标识系统来加强风险预防。通过建立应急救援装置,组建救护队、建设服务中心等安全、救援体系来处理各种突发事件。推动建立政府与商业救援相合作、相补充的紧急救援体系,加快建立集救援、运输、医疗为一体的救援服务体系。

6.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各地以“户外运动+”为产业思路,推动户外运动与旅游、教育、农业等其他产业领域的融合,开发类型多样的户外运动跨界体验产品,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户外运动综合休闲发展带,形成具有影响力的跨界融合集聚区。

7.全面提升产业能级。大力推广适合公众广泛参与消费的户外运动项目,积极引导具有消费引领性的户外运动重点项目健康发展。鼓励产品提供者和消费者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行宣传和反馈,提高消费者消费体验。建设互联网+户外运动服务体系,支持户外运动O2O模式,创建户外运动大数据库。开发户外运动网络服务平台,向消费者提供咨询查询、预定场地、预约向导、运动社交等服务。

(六)《户外运动发展规划》的保障措施是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健全政策体系,夯实工作基础,规范行业管理,加强人才保障,加强督查落实六个部分来确保《户外运动发展规划》的顺利实施。

1.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落实国务院《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持续推进单项户外运动项目协会改革试点工作。简化户外运动审批手续,促成各地区之间的交流合作。

2.健全政策体系。各级体育行政主管部门确保关于发展户外运动的各项政策落实。从现有资金渠道对户外运动产业予以支持。

3.夯实工作基础。加强户外运动集中区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集中区服务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推进户外运动和户外产业的标准体系建设,制定服务规范和质量标准;建立户外运动产业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建立评价与监测机制。

4.规范行业管理。组建户外运动俱乐部联盟,建立健全户外运动各项目行业协会,使户外运动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实体化发展。

5.加强人才保障。产学研联动,推动企业与科研单位、高校、职业培训机构共同培养户外运动人才;建立户外运动产业智库;加大对退役运动员的培训和转型,推动退役运动员、高校大学生群体在户外运动领域创业创新。

6.加强督查落实。各级体育行政主管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建立监督和评估管理体系。建立由户外运动俱乐部、户外运动企业、户外运动培训机构、户外运动赛事运营企业联合组成的自下而上的信息反馈机制。健全督查落实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确保顺利实施。

四、《户外运动发展规划》的主要特点

(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以满足大众户外运动服务和消费需求、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户外运动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全民健身”“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

(二)结合广西实际,提出户外运动的概念。明确了我区户外运动发展的机遇与挑战,遵循“改革创新,融合发展;因地制宜,特色发展;市场主导,多元发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四大原则,拓展和创新解决制约我区户外运动发展的瓶颈。

(三)围绕我区初步形成的以健身休闲为主,竞赛表演、场地设施服务、运动培训和体育旅游等业态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构建“4核3圈8线”广西户外运动空间布局。

(四)发展目标清晰、重点任务详实,强调组织保障。强调发挥国务院《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等政策功能,支持各地体育行政主管部门持续推进放管服政策落地,打破行业、地区壁垒,简化审批手续。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推动户外运动保险服务、救援体系和产业统计等政策创新。重点加强户外运动集中区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各类户外运动社会组织和企业发展,筹划与组建户外运动俱乐部联盟。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职业培训机构和体育企业加强人才培养合作和加强户外运动产业智库建设。

 

文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