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情况
1.1学校概况
广西职工体育运动技术学校系自治区教育厅1989年2月14日批准成立,内设运动训练专业,学制三年。批文规定学校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江南训练基地(原广西体育工作大队)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办学,隶属自治区体育局领导和管理,教育厅在教学业务上给予指导。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机构编制委员会文件(桂编〔2003〕1号)批复,江南训练基地主要职责之一为负责承担各运动发展中心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务工作。教育教学系基地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的一部分。随后自治区体育局进一步明确基地职责之一是:负责承担驻地各项目中心运动员九年义务教育和在训运动员的学历教育及有关学籍的管理工作。可见,我校从成立时就确定了它的特殊性:不对外招生,只在体育局下属各运动发展中心招生,只有运动训练专业,全国此类性质的学校(院)每省仅有一所。学校2023年有教学班3个,在校学生132人。
学校位于广西南宁市江南区星光大道11号广西区体育局江南训练基地内,学校依托广西区体育局江南训练基地建设,拥有现代化的训练场馆、宽敞明亮的教学楼、温馨舒适的学生公寓,以及配套齐全的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图书馆、医院、餐厅和运动员公寓,学校环境优美,教学设备设施齐全,占地面积173316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8858平方米,生均校园占地面积1313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294平方米,学校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训练提供优良的环境和条件。学校学生来源于各运动发展中心的田径、体操、艺术体操、蹦床、技巧、武术、散打、羽毛球、乒乓球、篮球、手球、游泳、跳水、水球、蹼泳、赛艇、摔跤、柔道、跆拳道、拳击、空手道、举重、射击、射箭等26个运动项目,学校为运动员开设有文化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术课20多门。
1.2学生情况
广西职工体育运动技术学校2022年秋季学期招生36人,比2021年的53人略有减少。2022年秋季学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中等职业教育综合管理系统中有学籍学生132人,2021年秋季学籍学生152人,2022年比2021年减少20人。2023年7月毕业53人,2022年毕业48人,2023年比2022年减少5人。
1.3教师队伍
2023年在岗在编文化课教师22名,专业课教师2人,在籍生人数为132名,生师比为6:1。学校现有经教育厅认定的文化课“双师型”教师(6人)比例为26.09%,学校在职在编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为100%,硕士(4人)以上学历比例为17.39%,高级职称(3人)比例为13.63%。较上年略有变化。
学校思政课专任教师数3人,德育管理人员数2人,美育课专任教师1人,因本学校属于专业体育运动类学校,体育课即为专业课,根据专业要求,学校从广西体育局下属运动发展中心聘用有经验的专业教练员3人担任运动训练专业课兼职教师。
1.4设施设备
本年度教学仪器设备在册总值864.32万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65478.79元,因体育行业办学的特殊性,学校与广西体育局江南训练基地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办学,学校实习实训的开展主要依托广西体育局江南训练基地和青秀山训练基地的场地、场馆以及广西田径运动发展中心等七个运动发展中心的实习实训设备,实训实习工位数180个。学校设立图书馆,馆藏书籍数为55900册,生均纸质图书为419册。学校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实现了学校的“三通”,实现了宽带网络进教室的建设。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
学校成立以来,在自治区教育厅职成处的直接指导下,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颁布的《中等体育运动学校设置标准》严格办学,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始终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教学指导思想,结合自身实际,推行教育教学改革,坚持“为运动队服务为宗旨”的办学传统和办学特色,学校坚持以文化学习和运动训练并重,切实贯彻和落实“健康第一”“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形成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能完成文化课的学习任务,专业技能优秀,身体素质一流的高水平体育运动后备人才和合格的中等体育专业人才。2023届毕业生录取48人,毕业53人,毕业率100%。
2.2在校体验
学校对学生实行半军事化严格管理,有良好的校园文化。学生对理论学习、专业学习、实习实训、校园文化与团队活动、校园安全及其他生活方面均非常满意,毕业生对学校均予以好评。
2.3资助情况
学校对学生资助工作十分重视,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教学、德育副校长任副组长的资助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了专门人员负责学籍管理和资助工作。学校积极宣传中职资助政策,严格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资助办的各项要求,依法依规开展工作,每个学生均享受免学费,确保家庭困难并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应助尽助。2022秋季学期和2023年春季,我校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中有132人在册享受免学费,11人享受助学金。
2.4就业质量
2023年,学校共有53名毕业生,其中考入本科院校31人,高职高专0人,升学率58.3%,直接就业22人,对口就业率100%,初次就业起薪为2500元。学校2022年48人毕业,升入本科院校29人,升学率60.4%,升学率2023年较2021年略有降低。
2.5职业发展
广西职工体育运动技术学校学生全部是在训专业运动员,学校毕业生,一部分通过参加全国体育单招考试进入高一级学府运动训练专业学习;余下部分均回所属各运动专项所属的运动发展中心继续担任专业运动员。
3、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动态调整
广西职工体育运动技术学校建校20多年来,仅设立一个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按照《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体育运动学校设置标准〉的通知》(体青字〔2011〕88号)《中等体育运动学校设置标准》的要求,以为国家、自治区培养高水平体育专业运动人才为目标,未进行专业调整。
3.2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目前根据运动训练专业特点开设有语文、数学、英语、德育、物理、化学、美术、计算机、安全教育、运动训练学、运动心理学、社会体育学、人体科学概论、专项训练和实习实训等课程。
目前,我校上述文化课程选用教材情况如下:英语、思想政治部分教材选用人教版;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安全教育、运动训练学、运动心理学、社会体育学、人体科学概论、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安全教育、中国历史等教材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
3.3教师培养培训
学校注重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素质,加强教师培训,每年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区人社厅的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继续教育活动,同时,学校多方创造机会,让教师多接触、多学习,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线上线下学习培训活动,2022-2023学年度学校22名在编教师积极参加培训,培训时数90学时以上的22人。
3.4规范管理情况
3.4.1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本年度学校多措并举强化教学管理建设。
教学方面,学校在主管校领导的带领下,由教务科安排值日教师采取定期检查的形式,专门针对课堂教学和管理情况进行督导,特别是对学生旷课、上课玩手机、睡觉现象和任课教师的课堂管理方面进行重点检查,发现问题,根据学校的有关规定进行量化评比。这些措施进一步加强了课堂教学管理工作力度,使学校学风有了很大的转变,也促使教师提高了责任心。
2.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学部门组织的线上线下培训学习,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教育部门举办的教学评比、教学科研等活动。同时,学校今年组织校内公开课听课、教学技能竞赛、教研组教研专题活动以及学生评教工作等活动,通过以上举措促进了教学质量逐步提升。
3.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认真组织学生期末考试和全国体育单招考试的工作。通过考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成绩,通过考试分析和教学总结不断推动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3.4.2学生管理
学校强化教学管理,保障教学秩序。学校继续开展无手机课堂的活动,要求学生不带手机进入教室,通过与运动队合作,减少了学生上课玩手机的情况,保障上课秩序。
3.4.3财务管理
严格执行各项财务制度,规范财务管理,遵守财经纪律,严格执行预算和各项支付,财务公开透明,在审计中没有突出问题。
3.4.4后勤管理
严格执行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制度,制定有严格的流程和制度。
3.4.5安全管理
根据自治区教育厅要求,积极对学生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心理疏导教育、生命安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强化平安校园建设。平时认真落实对进入教学区人员体温监测、教室消毒等防控措施,各业务科室齐抓共管,杜绝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学生人身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班会、专题讲座、安全教育课程教学多方位开展对学生安全教育,强化学生安全意识。
3.5.6科研管理
2022年度学校积极推动文化课与专业课教学衔接的课题研究,2020年获批的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课题《“互联网+”背景下专业运动员〈数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的研究和实践》已结题。2021年获批的《文化自信背景下专业运动员语文课程融入中华体育精神教育的研究与实践》、2022年获批的《“三教”改革视域下情感体验教学法在专业运动员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正积极开展研究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课题《广西红色资源融入中职体育课程思政的实践研究》获批为2023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一般课题并开展研究。
3.5德育工作情况
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坚持每周结合班会、思政课程,组织学生开展安全、感恩、爱国主义、民族团结、中华传统教育文化、普法学习、党史学习教育、奥林匹克精神、体育精神、反兴奋剂宣传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他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奋发有为,积极投身到建设祖国的行列中来。
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在教学楼走廊、训练厅悬挂名人语录,行为规范宣传画等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在多彩的校园生活中感受正能量,树立远大理想信念,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学校利用班会、版报、黑板报等加大宣传力度,将运动员的敢打敢拼、奋勇向前、不怕失败、敢于胜利的体育精神融入学生的日常教学中,督促每个学生刻苦学习,努力训练,为国家、为广西体育勇创一流佳绩。
3.6党建情况
由于学校与广西区体育局江南训练基地(原广西体育工作大队)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办学,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领导和管理,学校也是江南训练基地的文化教育科,文教科党支部成立于建校之初,隶属于广西体育局江南训练基地党委,目前共有党员15人,党组织设置规范,党组织隶属关系、党员组织关系明确。文教科党支部始终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导,自觉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支部党员的“四个意识”和党性修养。根据自治区体育局、江南训练基地党委的统一要求和安排,支部每周开展常态化学习,支部党员通过参加各项主题教育活动、专题学习,专题党课、读原文、做笔记、写心得等活动,努力提高思想觉悟,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和信念。2023年,文教科党支部抓紧专题学习,通过每天登陆学习强国app进行学习,组织每周分享会、每月读书会、观看红色影片和支部专题党课、每季度党员党建知识测试、召开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等活动切实提升党员思想素质,通过学习让支部的每一位党员明确树立坚定不移跟党走的信念,以为运动队服务为工作重心,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在实际工作中,担当作为,践行对学生的精心教育。全年支部开展支部全体党员学习开展集体学习47次,联学交流2次,主题党日活动9次,警示教育5次,党员按照要求完成个人自学记录52次,撰写个人学习心得体会4篇,个人党性剖析材料1篇,党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为全体党员上党课4次,通过一系列活动有效地推动了学校党建工作的落实。
4、校企合作
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我校与自治区体育局下属的各运动中心下属的广西举重运动发展中心、广西田径运动发展中心、广西球类运动发展中心、广西水上运动发展中心、广西体操武术运动发展中心、广西重竞技运动发展中心、广西射击射箭运动发展中心等七个运动发展中心签订了实训基地合作协议,由七个运动发展中心对运动员学生开展运动专项实训,效果良好。
4.2学生实习情况
因学校招生的特殊性,不安排学生到各企业进行实习,只安排到自治区体育局下属的各运动中心下属的广西举重运动发展中心、广西田径运动发展中心、广西球类运动发展中心、广西水上运动发展中心、广西体操武术运动发展中心、广西重竞技运动发展中心、广西射击射箭运动发展中心等七个运动发展中心开展运动专项实训。本年度学校招收的各中心在训运动员学生,在专业教学上采用实训的教学方法,通过使用学校田径场、五人足球场、游泳馆、篮球、手球、乒乓球、体操、武术、蹦床、摔跤和柔道等综合训练馆作为实训场地开展校内实训。七个运动发展中心作为学习实训的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实训的专业教学和训练保障。
4.3集团化办学情况
目前学校没有开展集团化办学事项。
5、社会贡献
5.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学校培养的学生运动成绩优异,多人代表广西参加今年举办的各项比赛。尤其是学校2023级学生郑宝鑫、蒙向高等运动员在南宁举办的全国第一届青年运动会上取得了男子体操团体冠军等优异成绩,展现了自治区优秀队伍运动员的风采。
5.2社会服务
为筹办全国第一届学生(青年)运动会,来自全区各地市的大批集训运动员被选派到各运动发展中心进行训练,学校积极开展社会服务,为参加集训的运动员提供文化教育学习场所和教育教学,保障了集训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学习。截止至2023年8月学校共为625名集训运动员学生进行服务。
5.3对口支援
学校未开展对口支援工作。
5.4服务抗疫
学校严格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相关工作方案,出台有效措施,制定规章制度,严格落实对进入教学区人员体温监测、教室消毒等防控措施,保证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6、举办者履责
6.1经费
我校人员经费主要来源于自治区财政厅生均拨款政策和江南训练基地财政预算,人员经费能够保证教学活动的开展。
运动训练方面的专项经费由财政拨款提供,比较充足,能充分保障学生的训练比赛要求。
6.2政策措施
无特别说明。
7、特色创新
学校与各运动队建立工作微信群,学校领导、教师、班主任、教练员、领队等各方面人员运用现代化的交流手段,第一时间通过微信群反馈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和人员异动情况,学校每周进行考勤统计并及时报送各运动中心,学校与运动队以此方式密切协作,共同加强对学生的出勤、异动管理。
学校每个学期都安排文化课教师不定期下队,到训练场地现场同各教练员、中心领队交流沟通运动员的训练和学习情况,增强教师对学校教育特殊性的了解,鼓励教师有针对性地探索适应运动队的教学方法。
对长期外训的体操女队、蹼泳队、游泳队等运动队,学校与驻地体校、基地合作,由我学校负责提供教材、教参、教学辅助资料和期末考试试卷的出题印刷,由驻地体校负责安排教师和场地授课、考试,开展了运动队的学生外训教学改革的新尝试,实现教与学的无缝对接。
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学校根据通过填报广西中职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管理平台的数据采集工作,查找出以下办学不足:
1.学校办学规模小,由于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办学,无独立财政资金管理权,经费来源主要依靠自治区体育局财政拨款。
2.学校受专业性强、服务对象固定的限制,招生规模始终保持每年只有1个班。
3.在学校课程设置上,因学生为专业运动队的运动员,专业体育训练必须保持相应的强度与时间,故学校安排的专业实训课多,文化基础课开设相对数量少。加上运动员全年外出比赛时间较多,学训矛盾依旧存在。
4.学校专业建设规模小,没有独立财政管理权、人事权,受限于管理给学校设备配备带来难度,学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缺乏投入。
今后学校将积极拓宽办学思路,努力补齐短板,弥补不足。拟采取以下措施:
1.学校拟通过各级各类培训,不断提升文化教师的职业教育理念,努力提高教师各种素养。
2.学校规划好有限的资金,适当更换老化设备,提高硬件设施、设备的档次;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开展智慧教室触控一体机的购置安装建设。
3.在专业建设上要强化教学监管,倡导提高学生技能操作能力和文化基础课双丰收。
4.在科研方面,鼓励教师积极思考,申报与学校开办专业相衔接应的科研项目,积极开展校本教学研究工作。
广西职工体育运动技术学校
2024年1月5日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