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筹备2023年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简称学青会)的最后一个整年。为扎实做好2022年体育工作,进一步推动广西体育高质量发展,特制定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对广西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和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全国体育局长会议精神,按照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及自治区党委、政府工作要求,狠抓党的建设,深化体育改革,强化工作落实,不断推动体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区、重振广西体育雄风,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二、总体思路
实施“11237”工作思路,即第一个“1”是强化一个政治保障——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第二个“1”是锚定一个总目标——建设体育强区、重振广西体育雄风,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2”是抓好“两个运动会”筹办——筹备2023年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办好第十五届全区运动会;“3”是推进“两区一中心”建设——建设全国新时代体育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试验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国际体操青少年训练中心(简称国际体操青训中心);“7”是开展七大行动——群众体育普及提高行动、竞技体育重振雄风行动、青少年体育强基行动、体育产业创新发展行动、体育赛事提质增效行动、体育治理能力提升行动、体育自身建设强化行动。
三、工作目标
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统筹推进群众体育实现新提升、竞技体育取得新突破、青少年体育得到新进步、体育产业实现新发展、重大赛事开创新局面,进一步提升广西体育治理能力和发展水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体育需要,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为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贡献体育力量。
四、工作任务
(一)全力筹备2023年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
1.建立健全筹办工作机制。加强自治区筹委会及执委会统筹领导,执委会各工作部门全部集中办公,抢时间、抓进度,高效率高质量推进各项筹备工作。联合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适时成立学青会组委会。建立健全各工作部门定职责定人员定任务定时间“四定”责任制、绩效考核机制、工作清单机制、挂图作战机制。开展日常督查、专项督查相结合的常态化督查,加大对重点工作、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督查力度。
2.加快场馆设施建设。编制实施学青会各项目竞赛场地设施基本标准、场馆运行指南,严格按照竞赛标准要求建设和改造场地设施。组建场馆设施建设工作专班,倒排工期,加大推进江南训练基地改扩建场馆、广西体育教科训一体化基地、三塘体育训练比赛基地、广西飞碟靶场训练比赛基地、江南训练基地运动员宿舍、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相思湖校区场馆及青运村等重大项目建设,确保按时间节点高质量完成场馆建设和改造任务。
3.优化竞赛项目布局。优化学青会比赛项目(含场馆)布局方案,细化分解公开组、校园组项目责任分工。加大竞赛组织筹备,自治区层面成立各项目竞赛委员会,各承办市县成立组委会,建立区市县三级联动协作机制,签订赛事承办工作责任书。鼓励有条件的市县积极承办比赛项目。争取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尽早出台学青会竞赛规程总则及单项竞赛规程。
4.加强队伍备战训练。建立自治区体育局各项目运动中心、自治区体校、各市县体校三级备战训练网点,组建备战集训队伍,明确各备战单位和教练员团队目标任务。加强竞技体育大数据运用,完善科学训练设施,强化体能训练和科医训一体化管理,提升科技助力备战训练水平。研究出台相关备战训练政策措施,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自治区运动队在训人数保持在1000人左右,自治区体校在训人数保持在1600人左右,为实现我区争金夺牌目标夯实人才基础。
5.加强学青会服务保障。建立完善学青会常态化宣传机制,多角度多渠道策划和组织学青会宣传报道。开展会徽会歌吉祥物主题口号报审并适时向社会发布。组织学青会倒计时一周年、全民健身和青少年系列活动。编制学青会资源开发总体方案和工作手册,组建学青会资源开发公司,全面启动赞助企业征集。制定完善相关实施方案,组建水电、交通、气象、通信等专项保障团队,开展全区酒店接待、交通供给、食品供应、疫情防控、医疗卫生、志愿服务等的前期筹备和组织工作。
(二)全力办好第十五届全区运动会
按照简约、安全、精彩、高效和提前为学青会练兵的目标要求,精心抓好各项竞赛和大型活动组织。成立组委会、执行委员会,制定实施第十五届全区运动会竞赛规程总则及各单项设置方案,实现设项与学青会紧密融合。加强裁判员选调、运动员资格审查、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尽早落实比赛场馆器材等,组织好各项比赛的资格赛及决赛报名。推动贵港市落实主办城市责任,扎实有序推进场馆准备、开闭幕式筹办、赛时运行、赛会保障等任务。各地各单位代表团做好组队参赛和赛风赛纪等工作。
(三)扎实推进全国新时代体育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
1.制定实施全国新时代体育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政策文件。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落实健康中国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及奥运争光、“三大球”发展等部署要求,制定实施广西建设全国新时代体育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及配套政策文件,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等实现高质量发展。开展广西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研究,健全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探索构建广西“体育+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新模式。
2.持续推进重大体育改革任务落实。深入实施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体育体制机制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 发展群众体育的实施意见》和自治区体育局、教育厅《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广西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制定年度任务清单和分工,确保落地实施见成效。
(四)扎实推进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建设
编制广西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发展规划及广西体育旅游示范市、县(市、区)地方标准和创建工作管理办法,健全体育旅游政策体系。推进5个体育旅游示范试点市、18个试点县(市、区)创建。开展广西体育旅游、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及体育综合体等系列示范项目评选,争创一批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组织举办中国—东盟体育旅游活力月,推动活力月纳入中国—东盟博览会。筹办“一带一路”国际潜水旅游目的地体育文化周、亚太海洋运动合作峰会、阳朔国际户外运动周、全国山地露营大会等重大活动,持续打造“绿色生态运动就在广西”品牌。探索创新线上线下融合体育消费模式。制作体育旅游宣传视频,构建体育旅游信息化宣传平台,提升体育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体育与农业、林业等融合发展。
(五)扎实推进国际体操青训中心建设
编制国际体操青训中心建设方案。推动与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体操后备人才培养、国际体操青训中心建设、赛事合作以及搭建国际体操交流平台等方面建立健全及时沟通、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配建高水平体操场馆设施。承办一批国内外体操赛事。承接国家体操队转训和国内外体操后备人才队伍集训。
(六)深入开展群众体育普及提高行动
1.推进全民健身示范创建。支持和指导至少3个市、5个县(市、区)开展自治区级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县(市、区)创建。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深化体医(卫)融合,创建广西体医融合健康服务和实践研究中心,指导基层成立体医融合健康服务中心(站点),培训体医融合复合型人才2000人次以上。推动国民体质监测站点与医疗卫生机构合作,推广常见慢性病运动干预方法。上线运行“广西体育云”平台——“好运动·好运动”APP。
2.加大公共健身设施供给和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深入落实《广西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推动市、县(市、区)党委、政府更好履行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职责,制定本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补短板政策文件。实施健康广西体育惠民工程,加大各级投入,整合社会资源,建设完善体育公园、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健身步道、足球场等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补齐乡镇(街道)全民健身场地器材。落实自治区为民办实事体育项目。加大对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评估督导,推进场馆数字化、信息化升级改造,进一步提升开放服务水平。推动各级行政和企事业单位、学校所属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使用。
3.激发体育社会组织活力。构建各级“体育总会+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健身团队”全民健身组织体系。力争全区100%的设区市建有体育总会。将运动项目的推广普及作为对单项体育协会的主要评价指标之一。支持各级学校、体校和社会力量创建体育俱乐部,开设公益性课后体育兴趣班。支持和推动社会力量举办各类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支持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常态化制度化组织健身活动。鼓励发展在社区内活动的群众自发性健身组织。
4.加强科学健身指导。培训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全民健身志愿者6000人次以上,每千人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1.9人以上。开展广西万名全民健身志愿者服务百县千乡活动。组织和引导体育冠军、体育名人、运动达人等每年在学校、社区和乡村开展一定时间的公益体育指导活动。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配备健身房和健身器材。发挥工会作用,鼓励工会每年组织各类健身活动。鼓励按照《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办法》规定,使用工会经费为职工购买健身服务。
(七)深入开展竞技体育重振雄风行动
1.精心谋划新周期项目布局。以“奥运夺金、全运争先”为目标,突出“灵、小、短、水、新”项目特色和优势,巩固提升广西优势项目,扶持新兴项目发展。选聘教练员,细化新周期备战任务措施,层层落实目标责任。推进教练员运动员参加重大体育比赛奖励政策出台实施。推动广西冬季项目运动队纳入运动发展中心管理。积极做好2022年杭州亚运会及年度国内外重大比赛备战参赛工作并争取优异成绩,服务北京冬奥会。
2.加强运动队训练和管理。坚持党建引领,深入开展“精心教育、精进训练、精细管理、精到服务”行动,加强运动队日常管理和训练效果监督评价。落实广西竞技体育运动发展中心人员总量管理新机制。加大体能科医心理复合团队建设,实行重点运动员与体能科医心理复合团队1+N配置新模式。加强反兴奋剂宣传教育,加大兴奋剂委托检查力度,确保兴奋剂问题“零出现”。
3.加大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实施教练员“强将”工程,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做强自治区优秀运动队教练员队伍;开展新周期新聘教练员岗前培训,选派年轻教练员到基层蹲点执教;加大对基层教练员开展业务和创新能力培训。实施运动员“尖子”工程,进一步理顺重点项目运动员输送到国家队训练渠道,选拔培养优秀运动员,争取在国家队训练人数赶超上年。加大培养和引进优秀体育科医人才。
4.开放共建高水平运动队。深化与国家体育总局合作,研究细化田径、体操、举重、攀岩、轮滑等广西优势和新兴项目与国家队合作培养运动员的措施。争取引进社会优质资源,推进运动队共建工作。支持体育职业化发展,探索推动运动队参加职业联赛。
(八)深入开展青少年体育强基行动
1.深化体教融合发展。创建一批体教融合示范市、示范县(市、区)。开展提高体育中考分值试点。推动各级各类学校设置教练员岗位,吸收退役运动员到学校任教。建立健全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机制。评定一批广西体育传统特色学校。
2.加快体校改革发展。支持广西体校建设全区青少年训练中心。引导各级各类体校开展体教融合和学校训练点建设。推动建设18所县级标准体校,建设体操、举重、摔跤、田径等重点项目体育后备人才小高地。
3.推进足球改革发展。构建校园足球赛事体系,举办广西体校杯足球赛、“千里杯”校园足球联赛等。推动社会足球运动发展,举办广西足球超级联赛、广西职工足球超级联赛等,推进社会足球场建设。支持广西男足、女足队伍参加中国足球甲级联赛。开展广西乡村足球振兴试点(柳州)建设。
(九)深入开展体育产业创新发展行动
1.加快体育市场主体培育。持续实施《广西“十百千万”体育市场主体培育方案(试行)》,落实相关扶持措施。创新推进体育产业定点招商,在福建、深圳等地设立产业招商联络点。组织参加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中国体育旅游·体育文化博览会等国内著名体育展会。推进广西体育产业城—五象博盟中心、上林国际马术运动康养基地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开通运营广西—东盟体育产业资源交易平台。探索构建体育产业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
2.创新优化体育金融服务。推广健康运动产业主题银行模式,建立体育企业授信“白名单”制度,推出体育产业经营贷、体育固定资产贷、体育赛事贷、运动健将贷、体彩店商贷、体育创业贷等系列特色产品,推动“桂惠贷”中增设“体育贷”。
3.推进体育彩票健康稳步发展。实施《广西体育彩票跨越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创新运营体育彩票“额度通”,强化责任体彩建设,全年体育彩票销售28.6亿元。
(十)深入开展体育赛事提质增效行动
1.广泛开展群众性和青少年赛事活动。实施群众体育星火燎原工程,举办“壮族三月三·民族体育炫”系列活动、广西体育节、全区全民健身运动会、全区城乡万人气排球赛、广西“拔群杯”篮球赛、“奔跑吧·广西”生态马拉松(路跑)系列赛等,协助办好全区少数民族运动会、全区残运会。创新打造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全社会参与、多项目覆盖的社区运动会。全区群众体育赛事活动达500项以上。争取国家体育总局支持承办体操、举重、摔跤、田径等全国性青少年比赛,举办全区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
2.安全有序组织重大赛事活动。实施《广西国际体育赛事合作工作方案》《“一地一品”“一行一品”体育赛事发展方案》。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创(举)办一批国内外重大赛事活动,培育马拉松、登山、山地户外、龙舟、自行车等系列特色品牌赛事,打造“一地一品”“一地多品”赛事发展格局。支持举办南宁国际马拉松、桂林国际马拉松等。做好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中国杯”国际足球锦标赛、中国—东盟国际汽车拉力赛等前期筹备工作,视疫情防控形势有序恢复举办。继续办好“一带一路”国际帆船赛等国际赛事。全年举办省(区)级以上体育赛事活动超50项。
(十一)深入开展体育治理能力提升行动
1.落实重大体育规划。深入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广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等,市、县(市、区)两级制定有关配套政策措施。加快编制市、县(市、区)两级体育设施规划,推动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纳入各级国土空间规划。
2.推进体育法治建设。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广西全民健身条例立法工作。深入开展体育行政执法培训,推进学法用法普法。强化山地户外越野等重点项目和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监管。全面推进体育领域政务公开。
3.抓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和责任担当,统筹抓好发展和安全。毫不动摇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加强与属地政府和疫情防控部门沟通协作,不断完善运动队备战训练、线下体育赛事活动、体育场馆和健身场所防控体系,保持全区体育领域疫情防控的良好态势。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工作要求,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加强赛事活动、体育场馆设施、高危险性体育项目、体育彩票销售管理、建设工地、枪弹管理等重点领域安保措施,全面提升体育行业安全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
(十二)深入开展体育自身建设强化行动
1.强化政治和思想建设。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坚持和捍卫“两个确立”,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巩固和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进一步提升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水平。强化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推动机关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加强宣传思想工作,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弘扬和传承中华体育精神和广西体育优良传统融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
2.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开展专题宣讲、主题党课、金牌故事汇、体育志愿服务、体育赛事等系列活动,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浓厚氛围。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党员轮训等方式,在局系统内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
3.切实加强队伍建设。深入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推进干部能上能下、教练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开展干部队伍常态化教育培训。以教练员、运动员为首要,开展体育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应用能力培训等。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健全干部队伍后备人才库,加大年轻干部和专业人才培养储备。推进优秀体育人才引进,加强对优秀运动员退役后的安置和培养使用。推动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升本工作。
4.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压紧压实各级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一岗双责”。持续抓好自治区党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巩固拓展整改成果。认真开展工程建设、招标采购、选人用人、安全办赛、财务审计等领域廉政风险排查,完善制度机制,堵塞管理漏洞。实行基层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考核常态化、制度化、清单化管理。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纠治“四风”。落实“清廉广西”建设要求,创建具有体育特色的廉洁文化体系,推动清廉机关建设走深走实。
5.持续加强作风和效能建设。在体育系统大兴狠抓落实之风,形成带头抓落实、善于抓落实、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和机制,坚持创新思维,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动真碰硬、善于解决矛盾。深入开展“提质效促落实 强本领促发展”能力提升行动,推进“谋划发展强学习”“强能力促发展”“强作风助发展”专项行动在体育系统落地见效。坚持为基层减负,深化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绩效督查和追踪问效,强化容错纠错和正向激励,推动比学赶超、争创一流。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