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 | 成文日期: 2022年03月18日 |
标 题: 自治区体育局关于印发《广西青少年体育“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 |
发文字号: 桂体青〔2022〕2 号 | 发布日期: 2022年03月18日 |
各市体育行政主管部门,机关各处室、各直属单位:
现将《广西青少年体育“十四五”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2022年3月18日
广西青少年体育“十四五”发展规划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少年体育是建设体育强国、体育强区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根据《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十四五”青少年体育发展规划》《广西体育强区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广西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等精神,制定本规划。
一、“十四五”时期青少年体育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十三五”时期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十三五”时期,广西青少年体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全面完成规划任务。建立健全青少年体育政策体系,出台《关于深化体育体制机制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广西青少年体育活动实施计划》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为青少年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健全激励机制,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输送奖励办法》,进一步完善自治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激励机制。2016-2020年间,自治区层面共发放“人才输送奖”和“成才效益奖”2626.6万元,有1094名运动员及其家庭、教练员和培养单位获得奖励。强化资源整合,构建体校建设的投入保障体系。2017-2020年共安排“双百计划”资金2700万元,带动自治区、市、县三级投入20多亿元,新建和改扩建23所体校。推动县级体校纳入乡村振兴计划,2018-2020年自治区层面共安排6200万元乡村振兴专项补助资金,扶持16所体校建设,受资助体校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深化体校与优质教育资源融合。创新实施基层体校“双百计划”,通过5年时间,在全区范围内实现基层体校与114所中学、114所小学共建联办。强化赛事支撑,形成覆盖广泛的青少年赛事活动体系。联合教育部门建设更加完善、更可持续的大学、高中、初中、小学四级联赛体系。“十三五”期间共举办全区性青少年体育重大赛事162项,参与人数超12万人。积极筹备冬季项目,组织14个市5个批次3000多名运动员参加国家体育总局组织的跨界跨项运动员选材工作,先后向国家集训队输送了跨界跨项运动员共188名,输送人数居全国前十名。重大赛事成绩实现新突破。在2019年第十四届自治区运动会上有87人次破46项广西青少年纪录,在各类全国及以上赛事中斩获金牌397枚。培训力度持续加强,高质量人才队伍逐步壮大。通过参加各级各类机构举办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骨干教师、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户外营地管理人员、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认定工作等培训,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成功申办2023年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
“十三五”期间,我区青少年体育工作取得了诸多成绩,但与建设体育强区目标的要求仍然存有一定的差距。青少年体育发展资源不平衡、区域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各级各类社会体育组织的作用还需进一步发挥。
(二)“十四五”时期发展面临的机遇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也是广西建设体育强区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对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新研判,提出了新要求,《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指明了青少年体育未来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作出新的部署,引领青少年体育重大变革;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等重要文件,为“十四五”青少年体育工作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环境。站在新的历史节点,要紧紧抓住重大战略机遇期,坚持大局意识,高点站位,破除一切制约发展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坚持“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总体原则,推动体教思想融合、目标融合、资源融合、措施融合,形成全要素、全领域、全过程的高效融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的战略部署,深化体教融合,推动体校、学校、社会组织三大阵地联动促进、协同发展。以承办2023年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为契机,全面推进我区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作出新贡献。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在各级党委坚强领导下,更加有效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和跨部门联合督导机制。
2.坚持健康第一、全面发展。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让体育在育人、育才方面的多元功能和综合价值得到最大释放,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发挥更重要作用。
3.坚持一体设计、融合发展。牢固树立大局意识,破除利益藩篱,清除体制机制障碍,优化设计路径,加强部门统筹,推动体育和教育等部门在思想、目标、资源、措施等方面的全面融合。
4.坚持改革创新、多方参与。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强化自身改革,加快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多元主体在青少年体育治理中的功能定位,推动体校、学校、社会组织三大阵地共同建设,加快形成发展力量多元、成才渠道多元的发展格局。
(三)主要目标
总体目标:到2025年,全区建成10所以上市级示范性体校,100所以上县级标准体校,1000个以上学校体育训练点,2000所以上体育传统特色学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达1000个以上,全区培养10000名以上教练员、社会体育指导员,青少年运动员注册人数达到3万人以上,参加训练人数达到10万人以上,青少年普遍掌握1-2项运动技能。青少年体育活动更加广泛普及深入,青少年身体素质明显提升,体教融合取得明显成效,体校、学校、社会组织三大阵地协同发展更加巩固,基本形成体系健全、制度完善、协同育人、融合发展的青少年体育发展新格局。
2035年远景目标:形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青少年体育发展新格局,建成完善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青少年体育工作格局,青少年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实现现代化。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青少年科学健康素养显著提升,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全面发展、来源广泛。
三、主要任务
(一)全面深化体教融合
1.推动《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广西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的全面落实。联合教育部门共同落实学校体育标准、学生运动员水平等级制度等,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发展。推动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推动体育中考逐步提高分值。鼓励体校与中小学校加强合作,为青少年运动员提供更好教育资源,创造更好的教育条件,不断提高其文化教育水平。支持大中小学校成立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体育社团和体育兴趣小组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建立健全并用好厅际联席会议、联合督导等制度,促进体教融合落地落实。整合体育教育资源,加快广西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实现青少年体育和教育深度融合。
(二)进一步完善青少年健康促进体系
2.加强青少年健康教育和干预。严格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利用“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全民健身行动”开展青少年健康教育,加大媒体科学健身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力度,帮助青少年树立和践行健康自我管理理念。支持学生体质监测与学生体检有机结合,倡导医疗机构向青少年提供运动促进健康指导服务,推动体育单项协会、社会体育俱乐部和健身机构等全面加强青少年科学健身普及推广。推动健康教育、科学健身与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的有效融合。推动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纳入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考核体系。
专栏1青少年健康素质提升重点工程 |
实施青少年体育健康包,推广针对青少年近视、肥胖、脊柱形态不良、心理亚健康等健康问题的干预方法,组建广西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专家委员会,持续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青少年体育活动、训练、竞赛,推动青少年科学健身指导普及活动常态化开展。 |
3.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少年体育活动。深入开展“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主题健身活动,完善“家校社政”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活动网络,鼓励多元主体组织形式多样的青少年体育活动。支持各地积极推动具有区域特色和优势的青少年体育活动,创新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内容、方式和载体,增强活动趣味性和吸引力,不断丰富和完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活动体系。持续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青少年开放,引导青少年体育冬(夏)令营健康有序发展,鼓励和支持普惠性冬(夏)令营发展,发挥示范作用。
4.积极发展幼儿亲子体育活动。完善幼儿亲子体育政策和保障体系,整合支撑幼儿亲子体育工作的智力资源,持续办好广西亲子运动会,围绕“让孩子跑起来”打造具有广西特色的品牌活动;联合教育部门推广快乐体操、趣味田径、小篮球等一批幼儿体育项目,探索建立幼儿体育课程体系和师资培养体系。
(三)优化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5.深化体校改革。完善文化教育、拓展办学方向,强化全面育人的认识和功能。开展体校改革“十百千万”重点工程建设。持续推进“双百计划”,推动基层体校与当地优质资源共建联办。建立健全体校教师享受同等待遇政策的实施机制,重点保障在职称评定、继续教育等方面享受与当地普通中小学校或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同等待遇。
专栏2体校改革“十百千万”重点工程 |
在全区建成10所以上市级示范体校,建成100所以上县级标准体校,1000个以上学校体育训练点,青少年运动员注册人数达到3万人以上,参加训练人数达到10万人以上。 |
6.完善体校功能。落实国家标准,重点支持符合条件的体校建成青少年体育训练中心,推动训练场地设施等提档升级,建立复合型保障团队,全面提升科学训练水平,引领各级各类体校改革发展。推动体校全面开放办学,为中小学校提供场地设施和教学服务等,建立鼓励体校教练员参与普通中小学校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机制,为中小学生提供专项运动技能培训服务。鼓励有条件的体校面向社会提供体育培训、教学和指导等,为各类优秀体育人才参与高水平训练提供条件,充分发挥各类体育资源的价值与作用。丰富体校办学方向,加强体育行业职业教育,多元化培养体育人才。
7.畅通人才上升渠道。畅通学校、体校和青少年俱乐部及青少年培训中心、职业俱乐部各层次之间人才选拔和输送渠道。推动青少年竞赛体系和学校竞赛体系有机融合,完善青少年训练体系。建立健全以体校为主,学校、社会体育组织为辅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联合教育部门建立健全体育特长学生升学保障机制,疏通小学、中学和大学人才上升通道。
8.加强青少年体育骨干队伍建设。联合教育部门共同培养10000名以上教练员、社会体育指导员。推动在大中小学校设立教练员岗位,畅通优秀退役运动员进入学校担任体育教师的渠道,健全配套制度体系,选派优秀体育教师参加体育运动项目技能培训,增强体育教学和课余训练能力,促进学校体育工作质量全面提升。持续开展全区各级各类体校教练员教育培训,开展好教练员轮训工作,着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切实提高执教能力、提升训练水平。加强青少年体育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全方位提升青少年体育管理干部能力。
9.推动教育部门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动教育部门建立健全学校体育课和课余训练办法,指导学生掌握跑、跳、投等基本运动技能和足球、篮球、排球、田径、游泳、体操、武术等专项运动技能。支持各类学校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和展示活动。推动学校广泛建立运动代表队,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组建高水平运动队。鼓励以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支持社会力量进入学校,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加快完善学校体育竞赛体系,逐步增加项目覆盖面。联合教育部门完善学校代表队参加各级各类赛事办法,完善学校体育教学、课余训练、竞赛、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估、指导和监督工作。推动体育中考逐步提高分值。
专栏3青少年运动项目布局重点工程 |
全区各县(市、区)结合各自实际重点开展3个以上运动项目,每个运动项目对接1所高中,2所初中,6所小学,至2025年30%的学校(不含教学点)达到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的建设标准,通过开展青少年运动项目布局重点工程,筑牢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础。 |
10.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建立体育特长学生的评价、升学保障等政策,在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基础上推广普及“一条龙”人才培养体系,形成小初高对口升学衔接和项目训练连贯的人才成长通道,为体育人才发展提供保障。
11.强化社会组织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功能。坚持开放办体育、开门办体育,建立衔接有序的社会体育俱乐部竞赛、训练和培训体系,支持社会体育俱乐部加快发展,提高自身生存能力和体育训练水平,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成长拓展新渠道、创造新平台,加快形成全社会合力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新格局。
(四)完善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
12.建立分学段、跨区域的四级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联合教育部门共同做好学校体育赛事和青少年体育赛事的衔接与整合。鼓励职业化程度高的运动项目积极创办高水平青少年赛事(锦标赛、积分赛等),在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体校和社会组织等范围内,根据运动项目开展情况组织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全面加强反兴奋剂教育和监督检查工作力度,严肃赛风赛纪,为青少年创造公平和谐干净的竞赛环境。
13.加强青少年体育国际交流合作。搭建青少年体育对外开放平台,开展中国—东盟青少年体育交流活动。通过举办中国—东盟青少年体育邀请赛、友谊赛、运动会、冬(夏)令营、体育节等,加强广西与东盟国家青少年体育交流,深化体育国际交流合作。
(五)强化重点项目建设
14.强化重点项目建设。加大对体操、举重、摔跤、田径等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扶持积极性高、条件好的市级体校打造体操、举重、摔跤、田径等重点项目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小高地;建设好国际体操青训中心。
15.推广普及“三大球”。联合教育部门在中小学校广泛开展足球、篮球、排球等集体球类项目,利用各类竞赛活动、训练营等形式,为青少年参与集体球类项目创造条件。鼓励社会力量和学校共建足球、篮球、排球等训练基地,促进“三大球”的普及和推广。
(六)培育青少年社会体育组织
16.加快社会体育组织阵地建设。推动成立广西青少年体育协会。引导并扶持各类学校、体校、体育中心(场馆)等创办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鼓励社区、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等积极创办青少年社会体育组织,为广大青少年提供更加个性化、更加丰富和高质量的体育活动内容。
专栏4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促进重点工程 |
到2025年,共建成各级各类青少年社会体育组织1000个以上。完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星级评定工作,按五星、四星、三星三个等级进行管理。建立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监督机制,定期发布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红黑榜”,对不符合要求的列入黑名单。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进行服务满意度调查,实时向社会公布调查结果。 |
17.全力筹办2023年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按照“简约、安全、精彩”的办会要求,全面推进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场馆建设、项目布局、备战训练、资源开发、新闻宣传、服务保障等,实现“办赛精彩、参赛出彩”的总体目标。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全面落实中央深改委第十三次会议精神,进一步突出各级政府在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上的主体责任,发挥各级青少年体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因地制宜制定试点实施方案,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打牢组织领导根基。
(二)强化协同育人机制
坚持“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的原则,推动体育、教育等部门的统筹协调,鼓励各类社会主体积极参与,统筹解决青少年体育发展中跨部门、跨领域问题。
(三)加强督导检查
以贯彻体教融合为引领,建立健全联合督导机制,评价标准,完善评价办法,全面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督导检查。组织开展重点任务实施情况年度专项评估。完善规划的年度监测、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机制。
文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