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均衡搭配的膳食营养,到专业科学的医疗保障;从井然有序的场馆运维,到细致入微的生活服务;从育人培根的文化教育,到全面保障的驻训接待……在第十五届全运会的备战阶段,广西体育健儿以昂扬斗志向赛场发起全力冲锋,广西体育局江南训练基地后勤保障战线的工作者们同样严阵以待,他们以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无微不至的贴心服务,全力护航运动员们逐梦全运赛场。
今天,让我们走进办公室和人事科,看江南训练基地如何以奋楫争先的姿态,与八桂运动健儿们共赴十五全运备战。
办公室:当好运动队的“全能大管家”
第十五届全运会备战进入冲刺阶段,江南训练基地办公室宛如高效运转的“中枢大脑”,从文件流转的精准高效、到网络维护的严谨细致,再到跨部门协同的顺畅衔接,办公室用专业扎实的行政服务与技术支撑,为运动队提供高效的后勤保障支持。在火热的备战氛围中,办公室的两位“90后”——文秘胡雪凤与网络管理员冯骁,正以青春之力、专业之能,在各自岗位上书写着全运保障的奋斗篇章。
办公室文秘胡雪凤在撰写文稿
胡雪凤在笔墨间诠释担当,每一份文件的背后,都是千锤百炼的用心。“每一份公文都可能关系到训练安排、部门沟通,我多细致一分,后续工作就能少一点麻烦,运动员们就能更安心训练。”眼下十五运正值攻坚冲刺,胡雪凤承担着办公室的备战全运会专项工作,当运动员在训练馆里挑战身体极限、突破自我时,她对照《备战工作督办清单》的任务逐项督促相关业务科室开展工作,一一落实,完成后销号。
胡雪凤说:“我虽然不能像教练在训练场指导运动员,也不能像医务人员在一线为运动员缓解伤痛,但我把清单上的每一项任务盯紧、落实好,就是在为他们搭建稳固的‘后方’。每一个任务销号,都意味着基地的保障又完善了一步,帮助运动员多解决一个后顾之忧,这就是我为十五运出力的方式。”
办公室网络管理员冯骁(黑色衣服)和工作人员在维修运动员公寓出入口闸机
冯骁则以网络技术为“盾”,为基地构筑起坚实的信息屏障与安全防线。肩负保障基地办公网络、设备运维及后勤保障数字化管理系统等安全稳定运行的重任的冯骁则将防护要求细化到每个操作环节。在基地部署专业防火墙设备后,他坚持定期排查安全风险、处理安全预警,全力确保信息系统“零事故”运行,“网络安全就像给基地装了‘防盗门’,我每天排查处理安全预警,就是要确保这扇‘门’锁得严严实实,不让任何风险影响到训练保障。”后勤保障系统中的“运动员合理膳食与配餐管理系统”更是他日常维护的重点。该系统直接服务于一类灶及重点运动员,每一个模块的稳定运行都关乎运动员的饮食安全与营养供给。
冯骁说:“运动员在赛场冲刺,我们就在屏幕前值守,每一次系统稳定运行,都是对他们最好的支持。”每当听闻运动员在赛场取得突破,他总觉得系统中的每一条数据都有了温度,这份与赛场荣光相连的感动,正是技术保障工作的意义所在。
在基地备战第十五届全运会的征程中,办公室的每个人都像胡雪凤与冯骁一样,在各自岗位上践行着“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的责任担当。他们像精密齿轮般默契配合,用笔墨传递信息、用技术打通壁垒、用服务衔接环节,让每一项工作都环环相扣、无缝推进。
人事科:做好赋能成长的“发展保障员”
在第十五届全运会备战中,有这样一支默默奉献的队伍:他们是运动员成长路上的“伙伴”,更是运动队稳健前行的“坚实后盾”——这就是人事科。运动员试训、在训、停训、退役,教练员岗位调整、工资奖金落实、福利保障,人事保障的每一项工作,都承载着运动员、教练员的信赖。
周雯主要负责运动员的伤残互助保险参保、理赔、高等教育资助金申报以及停训、退役手续等运动员保障业务。伤病可谓运动员职业道路的一大挑战。高强度训练与激烈赛事极易造成运动损伤,而伤残互助则确保了运动员受伤后能及时获得医疗救助与经济补偿。“你知道‘摔跤耳’吗?这是摔跤、柔道等对抗性运动中运动员易出现的常见损伤。虽看似是‘常见’‘小’,却关乎运动员的健康、职业生涯与生活质量。由于宣传及时到位,目前大部分摔跤运动员都参加了伤残互助保险,遇到受伤的情况能及时申请保险理赔。”
周雯帮运动员办理伤残互助保险理赔
另一大挑战是教育受限。运动员专注于专业训练,过早脱离常规教育体系,对后续接受高等教育或职业教育有着很大影响。高等教育资助金可以帮助运动员拓宽深造渠道,支撑职业转型,但不是每个运动员都了解这项政策。“运动员的整个心思都放在训练上,没有精力去了解、考虑这些事情。我就是他们的‘备忘录’,及时对待办事项进行提醒。上个月才帮助几个运动员办理好相关手续,减免了好大一笔学费呢!”周雯最担心运动员由于对政策了解不清或者怕麻烦而放弃自身的合法权益,所以她耐心地解读政策,简化办事流程,节约时间成本。她说,“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尽量为运动员去争取他们该享受、能享受到的权益,为他们的职业发展、人生规划兜底。”
李虹整理运动员出境手续办理材料
李虹负责外事工作,备战期间以赛代练,许多运动员都有赴国外及港澳台比赛、训练的机会,需要她协助办理离境手续。出境手续需要经过层层审批,特别是新护照的办理需要5至7个工作日,有时候国家队征召文件下发得晚,加班也在所难免。
“印象最深的是办理举重中心的一单外事,国家体育总局在亚青会比赛报名截止前七天才下发征召文件。当时广西举重运动发展中心和广西体校组团参赛,时间紧迫,人员分散,还遇到部分人员在外比赛不能及时回来拍照录指纹、部分材料需广西体校提供、局领导出差等特殊情况,办理难度很大。”她通过报送审批同步走、积极协调多部门等措施,最终提前一天完成亚青会比赛报名。“国家体育总局选派参加的比赛训练机会难得,运动员之间竞争压力大,如果手续无法办理,随时都有被其他省的运动员顶替的危险。”李虹常常说自己的工作有压力,这压力不仅来自于外事工作的紧急性和复杂性,更来自于运动员的信赖与期许。第十五届全运会由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届时赴港、澳参赛的运动员都要办理因公港澳通行证,这对她来说又将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何晓霞耐心为运动员解释工资变动情况
何晓霞负责驻地6个中心约600名运动员、教练员编制及工资福利待遇的兑现,在及时兑现待遇的同时,她还要做好政策的解读工作。“这个项目是非奥运项目,它的兑现标准与奥运项目的兑现标准是有所区别的。”“享受这项成绩的待遇期限是4年,今年已经到期,所以成绩奖会有变动。”“您放心,这个待遇下个月就可以兑现。”何晓霞耐心地逐一向运动员解释。不同层级比赛的成绩,待遇的兑现时间、时限、标准都有所不同,但她总能一一记清,这得益于她过硬的业务本领。成绩待遇的兑现是重要的激励与保障手段,对运动员的职业认同、训练状态、心理建设乃至运动生涯规划,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每一项成绩待遇的背后,都是对运动员训练付出、赛场表现的认可与肯定,希望这种‘付出即有回报’的正向反馈,能让运动员感受到自身价值被看见、被尊重,进而转化为更强的训练动力。”这也是何晓霞对自身职业认同感的来源。
人事保障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人事科的工作人员用专业的能力、真诚的态度,保障着运动员的权益,诠释着“保障有力、服务暖心”的责任担当。就像一颗“定心丸”,支持着运动发展及进步的脚步。
编辑 | 杨永娟
责编 | 杨艳 董钰涵
初审 | 闭赢 甘华莹
二审 | 陈俊华
终审 | 程汉荣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