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最新专题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赓续中华文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2023-12-11 10:07     来源: 广西民宗委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中华文明具有五个突出特性,即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五个突出特性不仅体现了中华文明的鲜明品格,也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行动指南。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现场。石建杭摄


目前正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分为“大一统”“大交融”“大团结”三个单元,生动呈现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历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自觉增强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展览通过一系列古籍和文物的展示与阐释,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意义重大。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现场。石建杭摄


展现中华文明的连续性


文物古籍是历史的载体和传承,延续着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见证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连续性正是本次展览的主线与灵魂,展览中丰富多样的文物与古籍,多维度还原了中华文明孕育、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彰显了中华文明厚重的文化积累、深沉的历史精神。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现场。石建杭摄


二十四史是中国几千年历史文明延续的详细记录。展览的精品古籍部分有整套的二十四史(《史记》《汉书》等善本),供参观者感受中国古代的修史传统,观察绵延不断的文献记载所勾勒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轨迹。《晋书》《旧唐书》《金史》《元史》《明史》等,为大一统政治体制的传承、以民为本的国家治理方式的延续、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凝聚升华,提供了精彩的案例。虽然王朝更迭频繁,开创各个王朝的民族主体有所不同,但和同为一家的主流、天下一统的思想理念未曾改变。元代为宋代修史,明代为元代修史,清代为明代修史,是中华统绪一脉相承的生动体现。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现场。石建杭摄


琳琅满目的文物也展示着中华文明连续性的点点滴滴。第一展厅中心位置的展柜中,陈列着多个朝代流通的货币,如半两钱、五铢钱、开元通宝、乾元重宝、绍兴元宝、太平通宝等,观众从中可以看到秦汉以来钱币在形制上的传承,连续性流淌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体现中华文明的创新性


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等经典名句表明,中华先民正是用“维新”的精神开启了伟大的中华文明,并且不断地把它推向前进。悠悠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就是一部不断守正创新、自强不息的奋斗史。


创新是中华文明不断进步的动力。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彼此学习借鉴、兼收并蓄,文化与技术创新的例子不胜枚举。本次展览上的黄道婆与棉纺织技术就是其中一例。织机、黎锦及相关背景说明,生动讲述了“海南棉纺技艺北传”的故事。元朝初年,松江府(今上海市吴淞江以南地区)人黄道婆将海南崖州的纺织工具和纺织技艺带到松江,引发江南棉纺织工艺的革新,擀、弹、纺、织之法在江南地区推广开来。在这一过程中,不仅纺织工艺得到创新,中国人的服饰面料也发生变革,棉布逐渐成为衣料的首选。我国的棉纺织技术在当时的世界也属先进,国际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曾称赞黄道婆为“13世纪杰出的棉纺织技术革新家”。中国棉布在国际市场也享有声誉,至19世纪,河北棉布“外至朝鲜,亦仰资贾贩”;南京生产的土布“在颜色与质地方面,仍然保持其超过英国布匹的优越地位”。


创新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内驱动力。历代中央王朝面对民族地区和不同民族的特点,创造性地采用“以其故俗制”“齐政修教”等治理方式,构建出“大一统”理念之下的边疆民族治理模式,实现了制度创新。历史上,曾推行过属国制、羁縻府州制、土司制度、改土归流等,不断强化民族地区与中央的联系,推动边疆各民族融入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进程。


突出中华文明的统一性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鲜明体现为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深深熔铸于中华文明发展历史中。辽、宋、西夏、金并立时期,那些“无异于中华”的彬彬文物便能很好地展现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在此次展览中,辽三彩以及辽、西夏、金钱币则为典型代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现场。石建杭摄


辽三彩是直接承袭和模仿唐三彩的低温彩色釉陶制品,在颜色、器型、纹样、技艺上,皆深受唐三彩影响。展品中,辽代的三彩刻划牡丹纹执壶、三彩划葵花双系罐、三彩印花海棠式盘,皆以唐三彩惯用的黄、绿、白三色施釉,器型则直接承袭流行于唐宋的执壶、双耳罐、海棠盘等,装饰亦采用中原文化中富有吉祥之意的牡丹、葵花、海棠纹样,其技艺更是继承了唐人印花与划花两种手法。


展品中,辽、西夏、金所铸钱币同样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统一性。辽人师法北宋造币,且设五冶太师,使铸币制度化。金人也用宋、辽之法铸币。西夏则仿宋、辽铸币,并学金人设立通济监,专门铸钱。辽、西夏、金所铸钱币多为圆形方孔,此次展览中的统和通宝(辽)、天盛元宝(西夏)、大定通宝(金)等,皆为此形制,显然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地处北方的辽、西夏、金政权缺铜,除自身铸币外,多仰赖南方宋钱的流通。各政权共享宋朝钱币,并以此为纽带,构建了经济共同体的基础。


彰显中华文明的包容性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得益于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能在同其他文明互通有无、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此次展出的《钦定同文韵统》(六卷)值得关注。该书是清代乾隆年间官方纂修的一部用满、汉两种文字翻译并拼写梵文和藏文经咒的文字学和音韵学著作,是一部梵、藏、满、汉对音工具书。该著作不仅规范了多语种佛教经咒之翻译,有利于佛教文化的传播,亦体现出中央王朝对于各民族文化、外来文化的兼收与包容。此次展览中还有不少用藏文、西夏文等文字书写的佛教典籍。佛教源自古印度,经陆上丝路等传入中国,被中华文明吸收并加以改造,形成独具特色、以不同方式传承的中国佛教文化。中国佛教文化的发展与演化正是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特质的彰显。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现场。石建杭摄


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体现为求同存异、和合共生、兼收并蓄的文化品格,表现在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和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之中。


凸显中华文明的和平性


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始终崇尚和平、和睦、和谐的价值追求。“天下一家”即是历朝历代古人先贤在谈及社会政治理想时勾勒出的美好蓝图。尚和合、求大同的“天下一家”思想是中华民族追求的价值理念、中华文明持久不衰的文明密码,也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标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现场。石建杭摄


展览中,《礼记》《礼记集说》《御制翻译礼记》等古籍颇为引人注目。这些典籍记载了中国古代礼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制度安排,其中多次出现的“以天下为一家”“天下一家”等表述,无不诠释了中华民族崇尚和合、追求大同的精神底色与价值底蕴。所谓“天下一家”,是“大道不孤”,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无此疆彼界之别”的宽广胸怀;是壤土相接而偃武息戈、铸剑为犁,“不必耀威灵于亿兆”的和平共处;是万国安宁、和谐共处,“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宏大世界观照。


历史和实践证明,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中华民族素来以“天下”为观察视野,视“和”为天下之道,倡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倡导休戚与共、风雨同舟,始终为人类共同命运而努力。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